有研究表明,三分之二的学者患有心理健康问题。很多人觉得做科研“很累,压力大,想放弃”。
因此,我们暂且搁置有关科研或论文的话题,来关心下我们的身心健康,毕竟这才是革命的本钱呀。
1 一位医学博士的经历
Catherine Sorbara是一位医学博士。在读博的两年中,她一直在接受抑郁症药物治疗。
“尽管自己成绩看起来不错,但实际上我一直有种内疚的心理……我觉得自己表现得不够好,自我价值处于前所未有的低谷,攻读学位的渴望正在枯竭……”她说到。每个人认为她拥有着博士学位,希望她会成功,没有人同情和关心她的想法,她感到十分失望无助。
在经历了一段迷茫痛苦的时光后, Sorbara意识到,如果被动等待世界的施舍,那么只能无尽的等下去。她说到:“我们并不是在孤军奋战。获得一个学位是很难,但我们需要寻找破解限制自己的因素。”她开始思考自己究竟想要怎样的生活方式,以后想从事怎样的职业,而不是过于看重别人的想法。
最终,她从“抑郁、困惑”逐渐转变到“清醒”,并整理下来自己的感悟分享给其他学者。
2 保持积极心态的7个办法
Sorbara博士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,总结了保持积极心态的7种方法。
1) 不要隐藏负面情绪
抑郁和焦虑不是你的弱点。不要把这些挣扎变成你想要竭力隐藏的东西。
大方的面对它,和支持你的人聊聊你的经历,或是寻求心理治疗都是可以的。
2) 培养支持性的人际关系
即使很忙,也要花一点时间和朋友、亲人或恋人一起面对面沟通,培养支持性的人际关系。比如与朋友共进午餐,和姐姐通讯,和父母在周末进行网络电话。
3) 挑战消极思想
做实验的时候经常会自我贬低。有时候你可能做50次才能成功一次。
你的研究结果不断受到其他研究者的审查、你的手稿被拒之门外、每解决一个问题又出现新问题……
不要对自己太苛刻。
不要根据你在实验室的结果、你论文的数量或者和同事比较来衡量你的价值。
4) 照顾好自己
科研生活通常需要长时间的实验室工作,缺乏睡眠,很少或根本没有时间好好吃饭和做运动。
你需要每天为自己做一件事。
这可以是早上做30分钟的运动,休息时间的散步,或者参加一项团队运动等。
5) 庆祝每一个小成就
制作感恩日志,每天记录一件你很感激的事情。这听起来很老套,但很管用。
不断地寻找小的成功来向你自己和其他人分享。例如,当你白天的研究有突破的时候,就可以和实验室伙伴相约一起吃饭。这种正向鼓励对自己很有帮助。
6) 尝试新事物
不必因为别人都做什么,而认为自己也该和他们一样。你不需要太在乎别人的看法,你可以自己创造一条道路。
7) 学位之后,有更广阔的世界
除了体验读博时坐冷板凳的辛苦,你还有更多选择。
拿到学位后,你想从事什么职业?世界是巨大而光明的,你可以敞开心扉,计划下自己的未来,就会更有动力。
扫描下方二维码,关注【埃米编辑】微信公众号,获取更多SCI论文写作资料。
编译/婷婷
参考资料:
[1] https://cheekyscientist.com/7-ways-phd-students-academics-deal-stress-anxiety-depression/
图片来源网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