源于美国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– Madison
SCI论文英语润色专家,SCI润色,论文润色
周一至周五
inquiry@aimieditor.com 9:00-18:00

学术资源

埃米主编
学术造假的“妖风”
标签:学术造假,SCI论文,英语润色,埃米编辑

小木虫软件曾做过一个关于论文数据真实性的调查。调查结果显示,52%的人承认内容存在小部分的修改,但大部分内容是真实的,而有28%的人承认自己的数据中存在大范围的修改,最后仅有20%的人认为自己的数据是完全真实的。而由于本调查采取非匿名的形式,因此真实结果可能更加严重。



1. 为什么会出现学术造假

1) 学校SCI论文政绩化

近年来,学校对于SCI论文的要求越来越高。科研人员的奖学金评定、毕业、职称评定等都离不开SCI论文的数量比较。虽然使用论文的数量来比较科研人员的能力是十分公平的,但这也非常容易造成科研人员急功近利的心态。高校由于担负着学术科研的重任,注重SCI论文的量还情有可原。但一些中小学也开始纷纷效法高校做法,在教师提拔重用、职称评定上也特别重视教师学术科研成果。这就使得许多没有时间和精力从事学术研究的中小学教师,走上了造假的道路。

2) 利益诱惑

目前,国内科研人员在开展学术工作时的科研经费,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政府的资助。而政府资助的很大一部分评判标准,就来自于科研人员所发文章的水平。因此,对一个科研人员来说,如果你没有好的文章,你就申请不到基金项目,如果申请不到好的基金项目,实验室的正常工作就无法开展。甚至有些学校规定,老师如果在一定时间内没有达到学校规定的基金要求,就会将其辞退。




3) 风险小

大多数的学术造假是根据已有的研究报道进行有逻辑的推导,然后在此基础上对自己没有检测到的数据进行编造。只要编的不那么离谱,哪怕是这个领域的专家也分辨不出这个数据到底是认真测到的,还是凭空编造的。因此,学术造假被发现的风险是非常非常小的。

并且,即使科研人员被发现了存在学术造假的现象。而由于我国尚无对学术造假进行惩罚的法律,因此造假者所受最严重的惩罚也就是被撤职。

因此,由于当今社会急功近利的心态以及制度的不合理等,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走上了学术造假的道路,有学者甚至称科学实验室中的不端行为比头条新闻还要多。而事实上,这也是全世界人民所面临的的共同问题,因此需要全世界人民共同努力来改善。

2. 学术造假的预防措施

1) 学校改善SCI论文考核标准

目前国内学术造假现象愈演愈烈的一个重要原因,是对于SCI论文的过度重视。因此,在科研人员的职称评定、毕业标准、奖学金评定等方面,应采取多元化的方式进行考核,降低SCI论文在考核标准中的比例。另外对于SCI论文的评判应建立一套与国际学术管理体系接轨的、科学的、合理的学术质量评价体系。如对一篇论文或论著的评价着重看其被引用的次数和影响因子,而不是盲目的追求数量及影响因子。

2) 科研人员应树立起正确的学术观念

重知识、重学术是社会进步的表现,但过分地将学术、科研成果与经济利益、社会地位直接挂钩,导致人们从事学术研究的目的动机异化。在全社会树立正确的学术观念,淡化学术中的功利色彩。提高从事学术研究的人员的待遇,改善其研究的条件,使学术研究者安心、专心地从事本职工作。

3) 提高科研造假的惩罚力度

首先应完善关于学术造假相关的立法,加大对于造假现象的惩罚力度。还应建立完善的国民诚信档案系统,对学术造假的人和行为予以记录,提高其学术造假所产生的成本。

       当前,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颁布的《职称评审管理规定》中提出职称评审应以德为先,对学术造假"一票否决"。但防治学术造假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事情,需要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。


       扫描下方二维码,关注【埃米编辑】公众号,获取更多SCI论文写作资料。


编译/冯瑶

参考资料:

[1] https://www.zhihu.com/question/21938737

[2] https://wenku.baidu.com/view/69cdae2fb4daa58da0114aea.html

图片来源:

[1] https://stockphoto.com

[2] https://baike.so.com/gallery/list?ghid=first&pic_idx=1&eid=6227905&sid=6441228

阅读(2130) 2021年03月09日
© 2018 — 2024 武汉埃米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