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论文选题时,我们可能都得到过这一类评价:你这个选题太大了!
有的人很纳闷:“老师,我觉得这个题目刚好啊?”。然后收获老师一个“你还是太年轻”的眼神,附带一句话:你这题目都能给我手底下几个博士去做了!
1 如何辨别题目是不是太大了?
一开始,你会想到一些看起来不错的主题。但是随着你对这个主题相关文献的进一步挖掘,你可能发现要弄清楚这个研究,需要太多的资源。
除此之外,你还会发现,搜索到的资料把你带向了很多方向——很难把已发现的信息整合起来,而且你预计的论文篇幅根本不够。
这些都是题目太大的体现。
选题这回事儿,与你的文献储备有很大关系。看了几篇论文与几十篇论文后提出的选题是有所差别的。文献储备越好,就更容易pass掉不合适的题目,找到合适的点。
2 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?
参考Laerd Dissertation网站(2012)的写作指导建议,我们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论文出现“题目太大”这类情况的原因。
1) 研究的问题太开放了
这里包括三个情况:
▲第一种,精确度不够。简单来说,就是你不清楚研究变量有哪些,也不知道研究要进行哪些操作、达到什么目的。
▲第二种,太过理想化。在有限的时间里,你无法保证人员、技能、设备等方面能支持你处理这样较大规模和广度的话题。
▲第三种,理论薄弱。不论是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,都需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。如果你不清楚你的研究与一些既定理论或概念的联系,那么你的问题可能太宽泛了。
2) 包含太多的概念、假设或变量
主要指在论文中试图一次性处理太多的概念、假设或变量。不管你的研究设计如何,这样做都是有问题的。
3) 研究对象太广
如果你感兴趣的研究对象太广,就不太可能有效地瞄准目标对象,也很难使用有效的抽样策略。
在大多情况下,导师很清楚自己的学生有几斤几两,他对你在6个月或8个月之内能做多少样本调查很有数,所以当他觉得你的题目太大,听导师的。
4) 没有确定的结果
研究问题,无论是定性的、定量的还是混合的方法,都应该指向明确可识别的结果或一系列可能的结果。
也就是说,即使你连研究都没开始做,你对研究结果都应该有一个预估,越明确越好。
3 缩小主题范围的技巧
这里有一些方法可以帮你把太大的题目变得小一些:
▲理论法。将主题限制在处理该问题的特定理论上。比如,如果主题与疫苗有关,可以考虑有关疫苗保护率的理论。
▲拆解法。考虑主题的某个部分。例如,如果你的主题是疫苗,可以调查政府对疫苗的规定。
▲时间限制。例如,在一个关于疫苗的话题上,对比1950年与2000年的公众对疫苗的态度。
▲人口群体。按年龄、性别、种族、职业等划分群体。例如,在一个关于疫苗的主题上,研究疫苗对40岁以上女性的影响及特征。
▲地理位置。地理分析可以为深入理解某个问题提供有用的手段。例如,如果您的主题涉及疫苗,可以调查A地的疫苗具体实践。
扫描下方二维码,关注【埃米编辑】公众号,获取更多SCI论文写作资料。
编译/婷婷
参考资料:
[1] https://dissertation.laerd.com/is-my-dissertation-topic-too-broad.php
[2] https://libguides.rockhurst.edu/collegereadiness/broadenornarrowtopic
[3] https://library.uwstout.edu/lr101/topic2
[4] https://library.onu.edu/c.php?g=857036&p=613965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