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稿的命运与外审意见密切相关。
那么,外审专家到底是怎样审稿的呢?这一过程对我们的论文发表有什么启示?
1 审稿之前
审稿人在收到编辑的邀请时,首先会考虑自己是否适合审阅这篇稿件。比如,是否在自己的专业范围内?自己有没有时间?与作者有没有利益冲突?
因为这些原因,审稿人可能会拒绝评审,导致外审时间延长。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期刊建议作者提供推荐审稿人的主要原因。
重视这一步,不要随便填写推荐审稿人。也许某一时刻,你的推荐会帮助到自己。
2 整体评估
审稿人一般会先看摘要、引言和结论,评估这篇文章的水平与期刊是否匹配。
审稿人的经验分享-丁香园论坛
1) 摘要
√符合期刊的排版要求
√很好的总结了研究内容
×复制粘贴正文的语句
2) 引言
√明确要解决什么问题
√明确为什么进行这项研究
√有明确的假设
√具有创新性
×研究问题不清楚
×堆砌文献,没有自己的观点
×重复前人的无意义研究
×假设不明
它(手稿)对我们的知识有贡献吗,还是新瓶装旧酒?
——Eva Selenko,英国拉夫堡大学工作心理学高级讲师
3) 结论
√简明扼要
√必须是从结果和讨论中得出来的结论
×主观性太强,倾向性地得出了研究数据并不支持的结论
×写得像摘要
审稿人的经验分享-丁香园论坛
3 细节评估
1) 材料和方法、结果部分
这些实验是否有详尽的记录?是否提供了关于阳性或阴性对照的信息,以及重复实验或样本的数量?
结果的呈现是否有意义?
统计方法使用恰当吗?原始数据的呈现方式如何?
这些图片能解释结果吗?图注内容完善吗?
表中的信息容易理解吗?
如果作者提出了一个新的工具或软件,我将对其进行仔细地测试。
——Fátima Al-Shahrour,西班牙国家癌症研究中心项目负责人
2) 讨论和结论部分
作者能解释这些结果吗?讨论和假设能联系起来吗?
结果是否与文献相呼应?与其他已发表的论文有何异同?
能否从结果和讨论中得出作者所说的结论?
3) 检查参考文献
作者用自己以前的成果做研究了吗?
与参考文献相比,这个研究新在哪里?
新旧参考文献都包括了吗?
是否有太多的非英语参考文献?
是否引用二手文献?
4) 语言问题
文章不一定需要完美的英语,但必须是清晰的和可以理解的。不要让审稿人或编辑处理你的语言问题。
如果(手稿)有严重的错误或遗漏的部分,我不建议发表。
——Melanie Kim Müller,德国凯泽斯劳滕工业大学有机化学博士
最后,根据以上过程,审稿人提出相应的建议,并给出拒稿、小修、大修或接受的决定。
扫描下方二维码,关注【埃米编辑】公众号,获取更多的SCI论文写作资料。
编译/婷婷
参考资料:
[1] https://iwaponline.com/pages/how_to_review_a_paper
[2] https://www.sciencemag.org/careers/2016/09/how-review-paper
[3] http://blog.sciencenet.cn/blog-38899-263430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