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下内容首发于微信公众号:【埃米编辑】。关注埃米编辑,写作投稿更容易~如有论文润色需求,可以联系我们哦~
近年来,随着公众号的普及,越来越多的科研从业者选择通过公众号来大量获取科研信息,为自己的研究寻找灵感和切入点。然而,在学术论文写作方面,仅依赖阅读公众号而忽视专业文献的深入阅读,这一做法在学术界引发了广泛的讨论。那到底可不可取?我们接下来分析一下对于科研er来说,阅读公众号最新文章介绍有哪些优缺点呢?
1 优点
1) 便捷了解行业内最新研究成果
阅读最新的顶刊文章很有意义,可以及时了解行业内最新的研究成果。公众号在某种意义上充当了媒体的角色,发布行业内的“新闻”是它们的日常。
目前,国内大部分公众号所推送的内容大多来源于Nature、Science、Nature子刊等业内顶级期刊上的文章。不仅提供了文章的摘要翻译,还会注明作者信息,方便读者查询。甚至有些公众号还会与出版社进行合作,推文里的文献解释直接由论文原作者撰写,更加科学可信。
2) 拓宽研究领域的边界
每个人关注的研究领域相对狭窄,而该领域内发表的高质量文章有可能分散在数本专业期刊中。这使得学者若想及时掌握所在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,需要检索大量的期刊论文,效率相对较低。
在这种情况下,公众号的优势就显现出来了,科研er可以通过公众号推文,了解自己研究领域之外的内容,拓宽研究视野。说不定还能从中获得新的灵感,推动现有研究的进展。
3) 节约时间,提高效率
相较于学术论文,公众号推文通常更加简洁,能够迅速传达研究的核心内容和结论。许多公众号都具备高度的敏感性和时效性,他们为了流量十分卷,论文一经发布就迅速编辑推文,确保关注他们的科研er能够在第一时间获取到最新资讯。并且通过配上说明文字,让他们对论文内容有个大致的了解。在此基础上,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深入搜索和阅读,从而大大提高了论文筛选的效率。
2 缺点
1) 内容不全面,可能被带偏
由于公众号推文篇幅的限制以及现代人的阅读习惯影响,将论文的完整内容直接搬运到公众号上的可能性较小。因此,公众号通常会对原文进行二次创作,这可能会涉及到删减部分内容,导致内容不全面,从而影响读者对文章的理解,甚至可能与原作者想要传达的意思产生偏差。毕竟,做科研靠的是论文的阅读以及积累,尤其是要多关注最前沿的期刊文章,公众号推文可以作为一种辅助工具。
其次,公众号大多选取的顶刊论文,但一些普通期刊和早期文献对于科研工作同样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。有时一些在普通期刊上发表但工作思路独特的文章,尽管未能被顶级期刊录用,仍可能为研究者带来有益的启发。
许多顶刊上的文章都是“老树开新花”,在其基础上进一步的拓展和创新。不少导师也会专门要求学生阅读七八十年代的文献,并进行文献汇报。从这些老文献中,我们往往可以感受到当时研究者的认真和严谨态度,结论也更可靠。
2) 不易有深刻的思考
仅依赖公众号推文来做科研,容易使研究浮于表面。领域内的最新文章,只有浸淫于此多年的人,精读一遍,才能看出文章的精妙之处。尤其是其中的技术细节,甚至要反复精读2-3遍,甚至更多次,才能真正理解透彻。至于需要精读几遍,这要根据个人的水平和理解能力来判断,目标是完全理解文章的创新点和所有技术细节,以达到可以实现重复实验的水平。
对于公众号推文,大多数人的阅读习惯往往是浏览而非深入精读。如果仅仅依赖在用餐时刷几篇公众号文章,就期望能够做好科研工作,确实显得有些不切实际。
3) 推文无法避免的滞后性
在目前以“卷”著称的互联网行业,各家公众号都竞相争抢第一时间发布最新消息,以追求阅读量突破10w的爆文效应。然而,公众号上的文章毕竟需要有人投入时间去撰写,即便是某期刊的官方公众号,在推送其发表的文章时也会存在一定的滞后性,时效性通常不够理想。相较于查看公众号发布的二手论文,直接订阅期刊并点击查看原文显然更加快速且高效。
滞后性对于科研工作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,不能永远只跟在别人屁股后面,只是模仿别人的工作。
总之,通过浏览公众号辅助科研工作,其优点是不容忽视的。因此,还是建议各位科研er关注一些自己学科领域内做得较好的公众号。然而,其存在的缺点也是不能坐视不理的,其中大部分问题源于没有查阅原文文献。
所以,借助公众号做科研的有利的,但不看文献,仅靠读公众号最新文章介绍一定是不行的。毕竟做科研,看文献是主线任务,而公众号是一个锦上添花的存在。关于这个问题,你还有什么其他看法吗?
扫描下方二维码,关注【埃米编辑】微信公众号,获取更多SCI论文写作资料。
参考资料:
[1] https://www.zhihu.com/question/646280209
[2] https://cloud.tencent.com/developer/news/33026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