源于美国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– Madison
SCI论文英语润色专家,SCI润色,论文润色
周一至周五
inquiry@aimieditor.com 9:00-18:00

学术资源

埃米主编
已发表的论文勘误,会影响学术声誉吗?
论文勘误,学术声誉,论文润色,英语润色,埃米编辑

以下内容首发于微信公众号:【埃米编辑SCI论文润色】。关注微信公众号,写作投稿更容易~如有论文润色需求,可以联系我们哦~

论文好不容易通过评审发表了,但发现里面有错误,怎么办?

为了避免误导读者、保持学术严谨性,作者可以通过勘误(Corrigendum)来更正。但有人担心:勘误是把自己的失误“昭告天下”,会对学术声誉产生负面影响……

到底哪些错误需要勘误?流程又是怎样的?本文带你一探究竟~

1 什么错误需要发勘误?

并不是所有错误都需要勘误,拼写错误(非关键词)、小的语法问题(介词、连词等),不会影响理解的小问题,不必专门发布勘误。

但如果关键信息出错了、表达有歧义,容易引起读者混淆和误解的问题,就要引起重视了,比如:

◆ 影响论文的主要内容(如逻辑、方法、结果),但还不至于严重到需要撤稿;

◆ 影响论文的关键信息(如作者姓名、通讯地址、利益冲突、基金声明等)。

关于勘误:

■ 勘误不是直接修改原文,而是发布单独的勘误表。

■ 勘误表会发布在后续某期的期刊上(或线上),能作为引文引用,并与论文相互链接。

Nature发布的一则勘误

■ 勘误表的引用形式包含“勘误表:论文标题”,如:

■ 极少数情况下,期刊才会重新发布修正版论文,取代原来版本,并附带勘误表和重新发布的通知,勘误表也会链接到论文。

2 勘误会不会带来不良影响?

1) 见刊前发现错误,不会有影响

在正式发表前,作者都有检查、校对的机会,如果发现问题,直接向期刊提出就行。不会留下任何痕迹,也不会对作者产生影响。

2) 见刊后出现勘误,会有影响

首先,勘误通常不涉及关键问题,比较关键、明显的问题,在审稿阶段就会被指出,勘误小问题对作者影响不大。

如果出现重大失误,难免会对作者在同行之间的评价,甚至是期刊的口碑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。但如果没有及时修正,错误被别人发现指出,反而更加损害学术声誉。

所以,尽量在论文正式发表前仔细检查、确保无误,避免发勘误。如果发现错误,应当主动申请勘误,维护研究的严谨性和可信度。

3 勘误流程

第1步:联系期刊编辑

确认错误需要勘误后,要向编辑说明具体情况:错在哪里,错误的原因等。

第2步:编辑审查、核实

编辑在获得消息后,会评估错误的重要性,如果影响不大,会回信表示不用发表勘误。如果错误很重要,就会进入勘误流程。

第3步:联系通讯作者确认

不管错误是不是通讯作者发现的,编辑在审查错误属实后,都会和通讯作者沟通确认。

第4步:填写、提交勘误表

作者按期刊要求,填写勘误表,一般包括错误内容、错误原因、正确内容,还可能涉及到错误内容级别、影响范围等,再提交给期刊。

Wiley的勘误模板

第5步:发布勘误通知

期刊在合适的位置上刊登勘误表,向外界简单说明。

你还想了解哪方面的投稿知识呢?

 

扫描下方二维码,关注【埃米编辑SCI论文润色】微信公众号,获取更多SCI论文写作资料,回复“礼包”,免费领取100+写作投稿资料包和投稿问题30问。

阅读(213) 2025年03月11日
© 2018 — 2024 武汉埃米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