埃米编辑为大家总结了期刊选择与发表的常见问题,帮助论文成功发表。
SCI论文外审的平均时间一般为3个月。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,这个时间会上下波动(短则1月,多则半年)。我们总结了一些影响外审周期的常见因素,供大家参考哦~
Hijacked Journal指的是“劫持性期刊”,也可以理解为山寨期刊。这一类期刊的欺骗性很强,不仅名字模仿正规期刊,而且还会盗用正规期刊的ISSN和其他元数据,不得不防。
在论文投稿和发表过程中有很多隐性知识,但编辑和审稿人很少会专门告知作者,只能靠作者慢慢摸索,等有发表经验后自己总结。我们整理了有关论文投稿和发表的23个真相,希望对作者有帮助。
一项调查显示,Case report拒稿率高达82.7%。那么,为什么Case report这么难发表?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改进自己的Case report呢?
选刊并非易事,我们既想让期刊满足自己的各项期待,还要和研究内容相匹配。为了让缺乏经验的作者尽快掌握选择期刊的方法,我们参考相关资料,介绍了一位学者的个人经历,帮助大家了解选刊的4个步骤。
有经验的作者可能会发现,编辑拒稿大部分都非常官方,不解释具体原因。这种没有经过外审就被拒的情况一般称为 Desk rejection 或 Desk reject,可以理解为手稿刚摆上主编的桌子,就被直接退回了。
平常看多了正经严肃的投稿建议,今天给大家整理了Jonathan V. Sweedler撰写的几个“非正经”投稿建议。比如,周几投稿比较合适呢?
不久前,科睿唯安旗下网站更新了SCIE和SSCI收录期刊。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。我们给大家介绍了查询信息的具体方法,以后有需要可自己随时查看哦。
手稿被拒后,你会怎么做?是直接换期刊重投,还是先仔细修改下论文呢?伊利诺伊大学博士Sara E. Skrabalak分享了自己在论文被秒拒后,修改了文章部分内容就成功发表的经验。我们来看看她到底做了哪些修改吧。
有研究对1200份论文进行统计分析,发现不遵循期刊规定就投稿的论文接收概率更小,如果论文中还存在着明显错误,那么很容易被拒稿。作者应该在今后的投稿过程中,提前阅读作者指南,认真准备稿件材料,争取一次就成功提交文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