埃米编辑为大家总结了期刊选择与发表的常见问题,帮助论文成功发表。
论文一旦进入外审阶段,接下来只要作者们好好回复审稿人的意见,发表的几率还是很大的。当然,这一阶段依然有被拒稿的可能。有研究表明,外审后拒稿的概率占35.7%。
期刊发表周期是作者们选刊时非常关心的重要因素。评估期刊发表周期的方法有很多,我们总结几个常用方法供大家参考。
最近,科睿唯安的宁笔老师发布了2021年SCI新收录国产期刊的总结(截至2021年12月29日)。国产期刊的发展真是越来越好了,大家在投稿时可以多多关注。
俗话说,知己知彼,百战不殆。作者们除了认真写好论文以外,也需要了解期刊的喜好,多方面提高论文接收率。
及时关注稿件状态,有助于我们为文章修改和提交做好准备,不耽误投稿进度。国际期刊的很多稿件状态都是类似的,大家可以了解一下。
大家在投稿时可能会注意到Suggested Reviewers的要求,只不过这部分内容被很多人忽略了。其实,作者推荐审稿人,不仅能在编辑找不到审稿人时提供备选方案,还可能增加你论文接收的概率哦~
60%的拒稿都发生在编辑初审那一关。Matter 期刊主编曾撰写了一篇文章,里面详细说明了编辑经常“毙掉”的四种研究,希望能帮助大家有针对性地提高手稿质量。
有研究者将同行评审过程分为同行评审前筛查、同行评审和发表后评估三个阶段,由于各阶段对手稿的审查内容不同,所以拒稿/撤稿原因也有区别。
Journal of Clinical Epidemiology 期刊编辑给作者分享了一些实用选刊建议,比如什么时候考虑选刊、了解期刊的类型、平衡发表时间和期刊质量的需求等,有助于帮助作者找到适合的期刊。
作者们在文章accepted以后,也需要及时关注期刊通知,按要求准备材料,不然可能会耽误文章正常发表。